
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一回事吗
时间:2015/12/4 15:24:06 来源:海荭兴 点击: 次
喝茶,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。不过,对于茶叶中是否会有含量很高的农残,泡的第一杯茶到底应不应该倒掉,一直存在很大争议。
按照国家标准规定,农残抑制率不应超过50%,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值,属超标。目前在我国农业上使用的主要是有机磷类、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。其中,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,对人及其他高等动物的毒性高,易引起人畜急性中毒事故。所以,人们普遍关注的也主要是这两类农药的残留问题。
【农残抑制率】在一定条件下,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,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。计算抑制率,即可判断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此类农药的存在。
泡第一杯茶时,确实可能会把茶叶中少量农残泡出,但这个量远小于茶叶本身中农药残留量,不必过于介意和担心。如果消费者非常介意,为了最大程度避免,建议喝茶时,第一杯茶最好“洗茶”,用开水冲泡半杯左右,大约1分钟,再把茶水倒掉,洗去茶中一些农残、灰尘、杂质、细菌等。
需要明确的是,茶叶“有农残”与“农残超标”并不是一回事,还得看茶叶农残是否在国标范围内,对少量农残不必过于恐慌。国家在制定农残限量标准时,都是考虑增加100倍的安全系数,距对人产生危害的水平还有很大安全空间。
据有关实验资料,泡茶时农残溶出量最多是检测量的10%—20%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课题组,还曾对不同农药在泡茶过程中浸出率进行过研究,水中溶解度低的农药,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,进入茶汤中的比例一般只有1%左右。